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

0

1 赛事简介

    根据《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(试行)>的通知》(教基厅〔2018〕9 号)精神,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“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”正式入围“2022-2025 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”。

   大赛自 2013 年举办,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,获得第二十九届、第三十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《优秀活动奖》和《特别贡献奖》。2024 年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在全国设立 26 个赛区,超过22 万名青少年积极报名参与。

主办单位:

中国电子学会

参赛人群:

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中专、职高。

进入官网>>

2 比赛时间

每年举办,具体以组委会公布为准

报名时间:初赛各个省市报名时间不同,主要集中在3、4月份。

初赛:一般在5月份

省级赛:一般在7月份

总决赛:7-8月份(线下比赛)

3 竞赛项目

大赛内容包括智能应用、算法思维、自主创新、定向邀请四大类别,具体赛项介绍和规则通过大赛官网发布。

(一)智能应用类

以开源智能平台为主,采用物联网、互联网、自动控制、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,展现青少年技术应用水平与工程能力。相关赛项主题包括:智能运输器开源挑战赛、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、AIOT 火星生存挑战赛、无人飞行器主题赛、创意工程主题赛、智能星际挑战赛、幻程解谜竞速赛、中国风创意编程赛、智创生态挑战赛、海洋家园建设挑战赛等。

(二)算法思维类

以软件编程平台为主,采用图形化或代码编程语言实现软件作品或创意项目,展现青少年逻辑思考、算法实现和创意实现能力。相关赛项主题包括:互联网+无人驾驶主题赛、图形化编程挑战赛、Python 编程挑战赛、算法创意实践挑战赛、虚拟足球竞技赛、Gandi创意编程赛、编程闯关竞技赛、华夏未来编程赛等。

注:2025年少了“智能算法应用(OI赛制)”

(三)自主创新类
以国产开源平台为主,采用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/软件核心系统,展现青少年应用自主可控系统生态构建信息化作品能力。相关赛项主题包括:电子创新设计赛、开源鸿蒙工程赛等。

(四)定向邀请类

以面向乡村中小学和特殊教育群体的信息技术水平验证为主。

参赛为邀请报名方式,不评定获奖结果。


4 奖项设置

1、初赛阶段

各个赛项根据主办方划定的分数线决定是否晋级复赛。初赛无奖状,只提供参赛证明。

2、复赛阶段‌

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‌10%‌,二等奖不超过‌20%‌,三等奖不超过‌35%‌。晋级决赛的选手需获得一等奖。‌‌‌‌

‌3、决赛(总决赛)阶段‌

获奖率为‌60%‌,分为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及优秀奖。

具体比例可能因年份和赛道有所不同。‌‌


5 比赛要求

大赛为全国性公益大赛,不收取或变相收取参赛选手的报名费、培训费等任何费用。

每名参赛选手只能参加一个赛项一个组别的竞赛。

大赛仅有一个报名平台,报名时间以官方网站及各省级区域赛组委会公布为准。